- · 《中国高新科技》栏目设[05/29]
- · 《中国高新科技》收稿方[05/29]
- · 《中国高新科技》投稿方[05/29]
- · 《中国高新科技》征稿要[05/29]
- · 《中国高新科技》刊物宗[05/29]
人才聚 科技兴 产业强(科技视点·创新驱动看高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首个上市的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系统,首个获准在国内和欧洲开展临床试验的经导管人工肺动脉瓣膜系统……2009年落户高新区的杭州启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启明医疗
首个上市的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系统,首个获准在国内和欧洲开展临床试验的经导管人工肺动脉瓣膜系统……2009年落户高新区的杭州启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启明医疗”),现已成长为国内领先的经导管心脏瓣膜医疗器械企业。
“发展高科技产业,科技人才是核心。”郑迪告诉记者,“我们一直坚持‘以人为本',在引才留才上下功夫,在完善人才服务体系上做文章。”
“现在的支持机制更加完善、更有针对性了。”除了启明医疗之外,作为德诺医疗集团的创始合伙人,訾振军手头还有多个处于初创期的小微企业,它们都享受到了“企业创新积分制”的政策红利。
人才为本
据当地人才办负责人介绍,从2010年推出“5050计划”以来,杭州高新区始终围绕科技人才的特点和需求,在人才引育和人才评价上下功夫,在子女教育、人才安居、资源协同等方面不断探索,努力打造宜居宜业、产城融合的人才高地。
经科技部火炬中心推荐,本报记者深入采访了7家国家级高新区,陆续推出“创新驱动看高新”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政府、企业相向而行,创新之火越烧越旺。据介绍,杭州高新区每年90%的专利申请量都来自企业,研发投入占全区GDP的比重始终保持在10%左右。
“疫情暴发初期,我们仅用7天就研发出这一产品,背后离不开我们数十年如一日对研发的坚持,同时也得益于政府的持续激励。”大华股份董事长兼总裁傅利泉说。
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的科研人员进行新材料性能参数测试。朱旭洁摄(人民视觉)
“办公场地和员工的困难都解决了,还有什么好犹豫的?”郭寅很快就带领创业团队来到这里。短短几年过去,易思维已今非昔比:员工增加到400多人,研发的数十种工业视觉检测成套装备体系,在一汽大众、上汽大众等数十家汽车厂商的200多个整车厂大显身手,让汽车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四大工艺实现了规模化、系统化应用,还拿到了美国、德国等多个国家的订单。
在人流涌动的杭州地铁一号线枢纽站点,部署着大华超高精度人体热成像测温系统。支撑这套系统运转的是国际领先的“黑科技”——它不仅可以将测温误差控制在摄氏度区间,还能够实现最远可达3米的精准非接触测温距离,遇到体温异常的旅客时,系统就会自动报警。
产业为要
不断完善服务体系,让人才来了就不想走
“与杭州高新区打交道,我知道了什么叫‘求贤若渴'。”易思维(杭州)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思维”)创始人兼CEO郭寅说。
据杭州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王理生介绍,该区是首个启动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的国家高新区。该试点通过政府与银行、企业的对接,构建包含研发投入、知识产权、人才项目等24项指标的模型,将企业划分为5个不同的成长阶段,为企业精准画像,针对不同的发展阶段给予定向支持。
开栏的话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面对加速演进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持续蔓延的世纪疫情和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国家级高新区,创新态势如何?在加快实现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支撑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新探索、新举措?
在海康威视、大华、海创基地等产业园内开办“嵌入式幼儿园”,让年轻的爸爸妈妈“带着孩子去上班”;年轻人聚集的人才公寓里,室内健身场馆、多功能会客厅、公共阅览室、小型学术沙龙活动区应有尽有;在人才评价时留出一定比例,让企业自主认定,使那些学历不高但有绝活的一线员工也能享受到政策红利;见缝插针建“口袋公园”、因地制宜修“最美跑道”,定制求学、通勤、就医专线……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无不显示出杭州高新区“让人安心、把根留下”的良苦用心。
今年1至7月,杭州高新区新引进人才30537人,同比增长9.48%,其中硕士和博士6966人。学科齐全、中青年结合的人才大军,为人才带技术、技术变项目、项目融资本、实现产业化提供了源头活水。
提供全链条、一站式服务,把小树苗培植成参天大树
那是2017年,当时易思维正在进行A轮融资,准备大干一番。杭州高新区领导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带队北上,登门拜访,诚邀易思维到杭州创业。
文章来源:《中国高新科技》 网址: http://www.zggxkjzz.cn/zonghexinwen/2022/0906/1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