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高新科技》栏目设[05/29]
- · 《中国高新科技》收稿方[05/29]
- · 《中国高新科技》投稿方[05/29]
- · 《中国高新科技》征稿要[05/29]
- · 《中国高新科技》刊物宗[05/29]
中国建筑科技馆首迎周末客流 数千人品味华夏建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昨日,中国建筑科技馆接待观众4227人次,迎来了第一个参观高峰。图为应县木塔模型。 ? ?楚天都市报记者萧颢摄 观众参观半坡遗址房屋模型 古代木质建筑模型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 楚
昨日,中国建筑科技馆接待观众4227人次,迎来了第一个参观高峰。图为应县木塔模型。 ? ?楚天都市报记者萧颢摄
观众参观半坡遗址房屋模型
古代木质建筑模型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
楚天都市报记者 徐颖 通讯员 连红 吴梦诗 黄颖 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 萧颢
中国7000年前的建筑长什么样?梁思成发现的中国最早木结构建筑在哪里?曾登上央视《国家宝藏》的“样式雷”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设计?在这里都可以找到答案。
8月19日,武汉光谷再添新地标——外形酷似一颗正在发芽的“种子”的中国建筑科技馆在汉开馆。这是中国首家以建筑科技为主题的展馆,馆内设有古代建筑、荆楚建筑、现代建筑、未来建筑等多个展厅。一部中国7000年建筑史,让观众惊叹!
7000年前的河姆渡房屋上住人下养畜
用木柱架起高出地面的房子,下层用来养动物、堆放杂物,上层用来住人。这样的建筑构造,早在几千年前祖先们就想到了,并且做到了!
中国建筑科技馆古代展厅展示的最早建筑,是位于浙江宁波余姚7000年前至5000年前的河姆渡房屋的模型,不少小观众围在四周细细观看。
馆方负责人白栋告诉记者,河姆渡的房屋属于干栏式建筑,由一排排的桩木作支架,桩木的上面架有大梁和小梁来承托地板。这种房屋能够非常好地适应中国南方潮湿的气候,上层用来住人,可以防潮防野兽,下层可以养一些家畜,一屋多用。
河姆渡房屋让考古学者和建筑学者更为惊喜的是,“在垂直相交的接点处发现了榫卯技术,把中国出现榫卯木作工艺的时间,从金属时代向前推进了3000多年。”
白栋说,中国建筑科技馆的每个展厅展示内容都有自己的特点。古代展厅展示的建筑元素,一木一瓦一雕无不体现着古人对美与趣味、对人与自然和谐的极致追求。
梁思成找到的“中国建筑第一瑰宝”
上个世纪,日本学者曾嘲讽地给中国古代建筑下了一条定论:中国已没有唐代时期的木构建筑,要看中国唐代木构建筑,就去日本的奈良、京都吧。1937年,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和夫人林徽因打破了这一“断言”,在山西五台山发现了佛光寺。
中国建筑科技馆古代展厅展示了佛光寺的建筑模型。佛光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隋唐时已是五台名刹。佛光寺之名远扬千里之外,在于它重建于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的主殿东大殿。
梁思成最早是从一张图片上认识佛光寺的,那是法国汉学家伯希和拍摄的敦煌莫高窟第61窟壁画。壁画是一幅唐朝人绘制的完整清晰的五台山寺院图,其中有“大佛光之寺”。此后,梁思成和林徽因就开始了坚持不懈和艰辛异常的寻找。
1937年6月,夫妇俩雇了马车和毛驴,风尘仆仆来到五台山。辗转访问一些寺庙后,他们终于来到佛光寺,拭去千年尘封,在大殿木梁找到唐代墨书!梁思成激动地称其为“中国建筑第一瑰宝”。
有观众站在佛光寺文殊殿模型前感叹:“这么大跨度的建筑,居然只用了4根立柱,这是怎么做到的?真的是太牛了!”
文殊殿位于寺内前院北侧,是唐宋辽金时期仅存的一座悬山顶建筑实例,它的跨度为31.56米,是我国古代殿宇单体的跨度之最。内部之所以有如此大的空间,是因为使用了减柱法,本应该至少需要12根柱子才能支撑起房屋,它却只用了4根。
4根立柱如何支撑起一座殿宇的主体结构?中国建筑科技馆副馆长尤玉宇告诉记者,为了弥补承载力的不足,文殊殿使用了非常粗长的木材,并且两端以斜木相撑,构成了类似于今天的“人字陀架”的结构,在当时的同类建筑中十分新颖。
像这样的巧妙设计,在中国古代优秀建筑中还有很多。展厅内一件南京灵谷寺无梁殿模型,展示了明代灵谷寺无梁殿的设计,砖石结构,没有梁,完全靠圆弧形的拱券来支撑整个结构。屋顶和拱券之间怎么连接、怎么受力,中间还有没有填充其他建筑材料,至今仍然是个谜。
江汉关和武大建筑入选
从央视《国家宝藏》节目中,很多观众知道,我们所熟知的故宫、天坛、颐和园、圆明园、避暑山庄、清东陵、清西陵等皇家建筑设计,竟然全部出自一个雷姓家族之手,这个家族就叫“样式雷”。从清代康熙到宣统的200多年里,这个家族有八代人主持了皇家建筑设计。
文章来源:《中国高新科技》 网址: http://www.zggxkjzz.cn/zonghexinwen/2020/0824/576.html
中国高新科技投稿 | 中国高新科技编辑部| 中国高新科技版面费 | 中国高新科技论文发表 | 中国高新科技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高新科技》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