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中国科技投入仅次于美国,人才却总被美国“挖

来源:中国高新科技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8-1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科研发展可谓是每一个国家主要发展对象,一个国家是否可以强大,是少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的,为了高新科技更快的发展,我们也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进来,尤其是我国的近二十年来,

科研发展可谓是每一个国家主要发展对象,一个国家是否可以强大,是少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的,为了高新科技更快的发展,我们也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进来,尤其是我国的近二十年来,科学研究资金投入不断地增多,规模只不过是小于美国,远远地的超出了其他国家。

不久前国家科技部的最新数据表明,去年 中国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了2.17万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比率为2.19%,科学研究资金投入规模仅次于美国,远超日本、德国。研究成果上,到2019年中国SCI收录的科研论文就有42.8万篇,EI和CPCI收录的总文章数达到了30万篇,不管是文章总数还是论文引用频次,也都仅次于美国。

那总得来说就是,我国的科学研究资金投入和发展是既不差钱,又不缺成果,还不缺未来发展前途。如此,为何我们的科学研究优秀人才依然会被美国频繁的挖墙脚?

许多技术人员有这样的一种现象,也就是一些新晋的,年轻的技术人员,由于并没有属于自己的技术职称以及论文,这就造成 了这些人不可以申请科技项目,那没有科技项目就代表着这些人也将无法得到资金去研究项目,或是发表文章,就又绕回了开始,永无止尽的循环往复。这使许多年轻的技术人员看不见未来可能而每天虚耗着。

仅有一些十分优秀,有才可以的新的技术人员才可以得到机遇去申请自己的项目,熬着研究出来成果,撰写论文,才可以释放光芒。可这也说到底是少数人,而那些也有能力却并没有机遇能够 成功申请新项目的人呢?迫不得已也只有决定去公司或是海外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灿荣在一回采访中,提及美国一直在世界各地收割优秀人才,尤其是顶级优秀人才,美国硅谷有超出两万余名清华大学毕业的学生。美国收割优秀人才关键采用两种办法:一个是可观的工资待遇。美国一直以来采用高薪的办法,收割世界各地的顶级优秀人才。二是比较宽松的工作方式,美国一直以来提倡自由,办公环境也相应比较宽松,这对科研工作者而言,可能是最爱的工作环境。

不能不承认,的确如此,据统计中国最顶级的清华大学,每一年培育的优秀人才,有十六%左右的毕业生选择去国外,主要是前往了美国。更可惜的是,绝大多数人出去后极少再归国工作,都是留在了当地,导致了中国大批优秀人才的外流。

对于美国借助高薪职位和工作环境这两种方法吸引住中国优秀人才的方法你是怎样看待的呢?面对这种状况,我们是傻傻等着还是主动进攻呢?

图文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给我个好看再走好吗?

文章来源:《中国高新科技》 网址: http://www.zggxkjzz.cn/zonghexinwen/2020/0811/518.html



上一篇:石家庄高新区科技局作“红娘” 校企联合共建实
下一篇:扶农助农,中国农林科技网在行动!雨后大地上

中国高新科技投稿 | 中国高新科技编辑部| 中国高新科技版面费 | 中国高新科技论文发表 | 中国高新科技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高新科技》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13319550376(微信同号) 投稿邮箱:kf@400qi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