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高新科技》栏目设[05/29]
- · 《中国高新科技》收稿方[05/29]
- · 《中国高新科技》投稿方[05/29]
- · 《中国高新科技》征稿要[05/29]
- · 《中国高新科技》刊物宗[05/29]
成都高新区科技金融大厦一年之变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去年7月底,被誉为“盈创动力2.0版”的成都高新区科技金融大厦已正式投入使用。一年之后的今天,变化于无声处开花。这座着眼国家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助力产业生态圈打造的金融科
去年7月底,被誉为“盈创动力2.0版”的成都高新区科技金融大厦已正式投入使用。一年之后的今天,变化于无声处开花。这座着眼国家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助力产业生态圈打造的金融科技特色楼宇,又以怎样的姿态和成绩呈现在公众面前?
▼
7月31日,记者获悉,自投入运营以来,科技金融大厦已吸引新希望金信、新腾数致、大家保险、朴素资本、趣链科技、北京银联等具有影响力、知名度的机构与企业入驻,入驻率超80%。
其中,盈创星空金融科技孵化器入驻率已达100%,入驻企业引进“四派”人才135人,新增或外地引进企业占比70%,累计获得融资超过2亿元,总体估值超过15亿元。
而以引进龙头金融科技企业为目标的盈创星空金融科技加速器,目前也正在加紧建设中,预计9月底启动运营。
头部企业促发展
招引培育高能级金融科技产业
成都高新区科技金融大厦由成都高新区财政金融局牵头、成都高投盈创动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负责整体运营。记者了解到,大厦主要聚集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企业,实现金融与科技的深度结合,以优质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促进“科技金融+金融科技”融合发展,探索打造成为中国西部极具影响力的金融科技产业聚集高地。
交子盈创空间
科技金融大厦位于成都高新区交子金融大街核心位置,力争通过聚焦金融科技产业,深化科技金融服务内涵,增强交子金融产业发展轴活力,丰富交子公园金融商务区辐射半径。因人性化的科技感打造,在科技金融大厦,办公这个最基本的需求不断得到升级:智慧化的办公空间,可实现手机智能控制门禁系统、预约会议室甚至控制一盏灯的明灭。
企业为何选址科技金融大厦?金融科技头部企业新希望金信相关负责人表示,“科技金融大厦的聚集氛围,让我们和相关行业有了更多交流机会。大厦内各种产业研讨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有效连接同行业上下游的企业和场景。”在他看来,公司选址最看重的就是成都高新区金融科技产业的聚集能力、产业扶持政策以及人才吸引与培育。尤其是今年疫情期间,为减轻企业经营困难,成都高新区还专门出台房租减免政策,与企业同心协力共渡难关。
作为全国领先的零售银行数字化转型技术服务商,新希望金信已与工商银行、徽商银行、厦门国际银行、上海农商银行、天津滨海农村商业银行等80余家金融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正在为实现“人人都有云授信”这一普惠金融的终极愿景而贡献力量。
盈创星空孵化器
“回到成都并入驻孵化器,更多是对成都金融科技产业发展趋势的看好。”成都智谷海拓科技有限公司是率先入驻盈创星空金融科技孵化器的金融科技企业之一,这家企业的核心团队曾扎根硅谷3年,“成都高新区的相关政策和规划都符合我们的期待,孵化器所打造的产业生态以及精准服务的培育体系给了我们很多帮助,增强了我们在这里发展的信心。”
聚焦关键技术
盈创星空加速器预计9月底投用
如今,盈创动力面对的不仅是发展问题,更是核心竞争力的打造。
“为了健全大厦载体形态,提升大厦产业结构,实现差异化的梯度培育体系,目前大厦16-21楼盈创星空金融科技加速器正在打造。”成都高新区盈创动力相关负责人介绍,盈创星空加速器主要面向国际及国内金融科技先行区域,以引进龙头金融科技企业为目标,打造以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关键技术驱动的金融科技新经济业态为核心,构建世界领先、国内一流的金融科技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目前,加速器正在加紧建设中,预计9月底启动运营。
盈创星空金融科技加速器效果图
根据项目规划,盈创星空金融科技加速器力争三年内孵化一批重点金融科技龙头项目,实现孵化企业能力显著增强,金融科技人才充分聚集,盈创星空品牌日益彰显;力争五年内成功赋能一批具有引领性、带动性的优质金融科技企业。
作为西部金融中心核心承载区,成都高新区金融产业保持强劲发展势头。2019年,成都高新区金融业增加值258.6亿元,占成都市金融业增加值比重为13.66%。截至今年一季度已聚集各类金融机构1119家,各类金融从业人员约2.7万人。
文章来源:《中国高新科技》 网址: http://www.zggxkjzz.cn/zonghexinwen/2020/0804/492.html
上一篇:成都高新出台12条新政助力科技创新
下一篇:科技部:让高新区成为科技型企业栖息地
中国高新科技投稿 | 中国高新科技编辑部| 中国高新科技版面费 | 中国高新科技论文发表 | 中国高新科技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高新科技》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