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高新科技》征稿要[05/29]
- · 《中国高新科技》投稿方[05/29]
- · 《中国高新科技》收稿方[05/29]
- · 《中国高新科技》栏目设[05/29]
- · 《中国高新科技》刊物宗[05/29]
高新科技迈向台前,中国互联网公司的新个人名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随着国内新冠疫情进入稳定下滑期,复工复产成为社会关注的新主题,国家相关部门近期也推出了相关政策指引,其中“新基建”无疑是备受关注的方向之一。这也让新冠疫情这场“战
随着国内新冠疫情进入稳定下滑期,复工复产成为社会关注的新主题,国家相关部门近期也推出了相关政策指引,其中“新基建”无疑是备受关注的方向之一。这也让新冠疫情这场“战役”的战线从防护救治延长到了经济复苏,而新基建中被屡次提及的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关键词,让中国科技公司,特别是互联网企业的技术应用实力,正式从幕后走向台前。
之所以称之为“正式”,是因为在疫情期间,这些在普通大众里或许还有些“玄幻”的前沿科技应用,就已经陆续登场,提速出现在大众可感知的视野中。
相较于2003年非典时实体企业的捐款捐物和互联网企业的水火自救,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后,互联网科技企业的底层实力,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信息技术为首的科学技术成为了“抗疫”的技术工具箱。疫苗研发、疫情地图、迁徙数据、AI检测识别、无人驾驶、智能云呼叫等,在伴随着疫情发展信息的强覆盖之中,这些AI和大数据技术应用,更加近距离地走近人们生活之中。
阿里不再只是电商,腾讯不仅游戏和社交,百度也不再只等于搜索,当这些互联网企业的技术从幕后走到台前时,让本来熟悉它们的用户有了一个重新认识的机会,也让这些蓄力多年的中国科技,有了一个展现自己被隐藏的实力舞台。
科学技术藏在幕后
每个时代确实都有每个时代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其实是为解决时代当时的问题而来,互联网企业被获得重新认知的机会,并不是偶然。
医疗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做出指导:19世纪末人类发现了X射线,医学影像终于得以显示清晰的体内器官;20世纪60年代,超声波成像技术得以应用于医学,B超开始在医学领域大规模应用;70年代得益于计算机成像 技术的问世,让传统X射线技术得到了巨大突破; 80年代电磁波开始向处于磁场中的人体照射,MRI系统得以问世,在医学图像领域,人类可以更早的诊断早期病变。
换言之,要不是人们看病都用上了CT成像,生活中其实很难对X射线技术的发展产生感知。
如今科技蓬勃发展,但技术本身仍然趋于无形。
引用自网络
Google的人工智能——AlphaGo击败了围棋冠军李世石,我们才知道星际争霸里的机器人电脑为什么越来越难搞。
事实上,人工智能最早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如今才化身为机器学习和算法推荐;而大数据技术从21世纪初得到广泛研究,数据挖掘才得以进一步应用。
这更让我们认清:所谓的前沿技术,往往一直存在幕后,在生活方面很难感知。
这也让我们很容易想到疫情期间的技术本身:人工智能技术之所以成了标配,也是在疫情之下,技术有了新的练兵场。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和高性能运算为首的核心技术,终于得到了广阔发展。
这次,技术有了练兵场
疫情之下,各种技术层出不穷,万树开花。
在疫情期间,我们都经历过这样的现实:走到机场前已经不需要一个一个的停下来体温检测,这是因为人工智能+图像测温技术成了标配,一个个测温员换成了一台电脑和温感摄像头。
在疫区,“无接触”送餐被动的成为标配。一辆辆无人配送车有了新的落地场景,我们也有机会停下来看看自己,基于市场的技术到底可以帮我们做什么。
无人机过去是专业影像从业人士的生产力工具,现在化身为防控相关部门的空中广播器。
线上办公这种中年人的话题,也破圈走向了小学生,成为了大众接触到的一部分。确实,科技力量的感知和大公司的技术的广泛应用分不开。
中国疫情在前,海外疫情在后。在疫情期间,如何广泛的利用科技技术,也是硅谷大大小小科技公司攻坚的一部分。
比如谷歌、Facebook、微软、Twitter、YouTube、Reddit和LinkedIn等科技公司最近就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表示他们也在努力对抗社交媒体中的假新闻,一些假新闻对于公众安全已经造成了严重影响。比如一些社交言论表示,病毒会在超过27度的环境下死亡,而且不会感染儿童。
一些大的科技公司们也正在利用大数据测算各种趋势,比如测算病毒的传播速度和某一区域可能感染的人数等等。
一些科学家也希望科技巨头们站出来对抗疫情,比如在社交网络中投放科教视频。我们也发现,Google在首页已经上线和世卫组织WHO的健康口号“DO THE FIVE”。
共享出行公司Uber向司机发放了消毒用品,亚马逊也对口罩和消毒剂做出了线上限购选项。
毕竟,这个剧本在中国的疫情期已经演过一遍。
重新认识科技公司
在中国与海外的互联网科技公司的概念上,我们对于中国互联网公司其实都有一个传统认知:百度是一家搜索公司,阿里巴巴是一家电商公司......
疫情之下,也让我们更有机会去关注到公司核心技术本身。
表面上,Google是一家搜索公司。而3月18日,Google发言人向外媒证实,他们正在研发有助于对抗新冠肺炎的匿名定位整合技术,比如将定位系统整合到使用Google的用户系统中,让用户匿名启动插件,以了解自己是否到访过确诊者去过的地方。而这和Google的使命——“整合全球信息”的战略不谋而合,它并非简单的搜索。
表面上,阿里巴巴是一家电商公司。我们也很容易注意到淘宝在疫情期间对“口罩”等防疫物资做出限购,而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真正看到的是一家拥有市场化的、聪明的物流管控系统的科技公司。
换句话说,疫情让中国的互联网科技力量得到了一次提速的成长,也让科技属性在互联网企业中更加显性。从一家互联网服务企业到一家互联网科技企业,是这次疫情中很多企业悄悄进行的蜕变。
疫情期间,百度提供了更完善的AI工具箱——也并非简单的信息搜索。
AI智能外呼系统在疫情防控期提升了人工统计的效率;AI与计算机图像技术结合后用于各地的体温检测;阿波罗无人驾驶技术提供了疫区的“无接触”送餐;百度研究院的开放线性时间算法 LinearFold将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的全基因组二级结构预测从55分钟缩短至27秒;百度智能小程序连接线上医生、地图、资讯等资源推出了线上问诊、百度地图迁移大数据和百度新冠病毒辟谣专题等,而这只是AI在搜索+信息流+大数据中为数不多的基础应用。
在智能云的业务上,新冠状病毒不退,工厂无法开工纷纷停产,而百度智能云电费优化服务从帮助企业节省电费入手。
实际上,技术一直贯穿在百度的使命和业务当中。“用科技让复杂的世界更简单”正是这一“搜索公司”的新使命。
互联网企业获得被重新认识的机会并非伸手即来,背后需要付出很多普通大众未看到,或者被弱感知而忽略掉的举措。2月初,阿里巴巴发布《阿里巴巴告商家书》,推出了六大方面20项特殊措施,用以帮助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这背后不只是国民企业的社会担当,更是对时代浪潮的掌舵实力体现。
同样在2月,百度公司CEO李彦宏在一封内部信中提及,“百度是一家平台型企业。”百度在生态链中有近百万家中小企业,数百万的开发者和合作伙伴,百度要以最大的责任心和同理心,发挥创造力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驱动整个生态链重新焕发生机。”
自2020年2月以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复工复产的高频词汇。实际上,在2018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明确提出,要“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换句话说,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机器人巡检、无人机消毒、远程办公和云计算等应用将是今年经济发展的着力点之一。
在这其中,5G+工业互联网未来的目标,就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我们相信,大数据、人工智能不仅仅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公共安全治理、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和医疗技术攻坚等关键领域大有可为,在更广阔的产业领域,在帮助各行各业智能化升级方面,人工智能更将发挥核心引擎的作用。”李彦宏在内部信中写道。
而这一切的新基建和新科技,其实都与科技公司能提供的工具箱有关。
技术走向台前并基此被重新理解认知,这可能也是中国科技公司在不久将来的大收获。
文章来源:《中国高新科技》 网址: http://www.zggxkjzz.cn/zonghexinwen/2020/0529/339.html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欲向创新型高新科技资本市场借力 石药集团拟科